天下大小事情、营营碌碌,都逃不开比较二字。
父母亲要比孩子的成绩,社畜们要比公司的收入,城市省份间要比GDP,如此看来,交通强国试点任务,这种关系到各地未来发展的落地方案被拿来比较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9月初,交通部一口气批复了重庆、广西、浙江、深圳、江苏的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,再加上之前已经批复的贵州、湖南、辽宁、河南、山东、河北雄安、湖北、新疆,首批13个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地区的实施方案都得到了批复。
交通强国的试点任务中,智慧交通自然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,把各地试点任务的关键词放在一起看,比较和对照之下,或多或少、或明或暗、或水或干,显得格外有意思。
01.贵州的良心
【关键词:智慧高速公路技术体系、交通建设质监平台、交通建设工程投资和建设预警监督平台、新农村交通综合服务开放生态平台、综合交通出行平台】
机械般重复的“平台”中,新农村交通综合服务开放生态平台,分外的清新脱俗,也让人看到了贵州交通的良心。
各个试点地区中,凡有智慧交通试点任务的,无一例外的高大上,只有贵州,这般旗帜鲜明地提到农村。
因为地形、地貌和地势的关系,世界高桥的前100名中,有80多座在中国,这其中,又有40多座在贵州。
上面这座桥,是我用“贵州+桥”随意搜出来的,后来去查证了一下,是位于贵阳—瓮安高速公路(国家高速G69)的清水河特大桥,峡谷到桥面的高度是406米!目前在世界最高桥中排第六位,而前十座最高桥中,有五座在贵州。
这个榜单,一方面,足够让基建狂魔骄傲,另一方面,却也足够说明贵州交通的不容易。
可以排入世界榜单的高桥大桥,都分布在投资巨大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上,这也可想而知,缺少大资金集中投入的贵州农村公路,是不可能有这么逆天的投入去克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贵州农村的交通环境,曲折和艰难的程度可能要超出我们大部分人的想像。
看来,可能也只有贵州,有这样切肤的交通感受,才会提出这样的试点内容。
而从平台的取名——“开放生态”,也可以看出这个平台的价值取向。这种以服务为目的,需要强有力运营的项目,光靠政府的投入,注定是长久不了的。
那怎么办?只有开放,引入生态,让更多的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进来,形成良性循环。再直白地说,就是争取企业获利、村民受益、政府得名,平台才能运营下去。
希望贵州这个平台能够成功。
02、深圳的虚实
特区试点任务中的几项工作你品品:高度城市化地区高速公路立体复合改扩建、经济杠杆调节道路使用、提高核心区小汽车使用成本……看起来,玩文字游戏一般,怎么都有一种简单事情复杂化的感觉。
但要是能坚持把几个有关的试点任务完完整整地看下来,再去对比有些地区的贪大求全,可能就能体会到这层层定语背后的良苦用心——聚焦!心思都花在了实实在在的任务上,这才有点特区的味道。
【关键词:高度城市化地区高速公路立体复合改扩建】
不要被这种堆叠的专业术语吓倒,这种带了很多定语修饰的,往往有故弄玄虚的成份在里头。
高度城市化地区:就是深圳市区。
立体复合:就是既有桥梁、又有隧道、也有公路。
自由流收费:比现在的ETC更高一级的收费系统。
其实就是深圳的机荷高速公路,因为长年承担着城市通勤的功能,不堪重负,现在要改造扩建了。
然后,本来后面还有“自由流收费体系建设”的,也就是说改扩建了之后,顺便还要尝试一下自由流收费,就这么个事。
【关键词:BIM模型、数字孪生体】
就像有些小区门口贴的,“自称公检法要求转账的都是骗子”,一个道理,这年头,什么前提条件都不说,开口就要全周期BIM、全要素BIM的,不用疑问,都是吹牛。
不是BIM技术本身有多难,而是管理思路和管理机制拖了后腿。
因为实质上,BIM就是一种工作方式、一种管理理念。
好多人都只看到了BIM的光鲜亮丽,本来二维的图纸变成了三维的模型,确实让人震撼。可是模型,却只是BIM的开始。
最关键的,是要项目的各路神仙、各个过程,都围绕着模型做事情。
如果之前平面图纸时代的管理思路是二维的话,那么立体模型时代的管理思路就是三维的了。
我们不能用平面几何的思路去学习立体几何,那么一个道理,进入BIM时代,不仅我们的管理思路要升维,管理机制也不得不升维。而这个升维,其实就是改革,绝对是个苦差使。
你看这两年政府部门的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,为什么叫改革?
因为这个“跑革”,手段是政府办事流程的数字化,目标是让数据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腿。
这样一来,原来隐藏在纸质办事时代的种种弊病:可办可不办、拖一拖再办、拿到证明再办……在数字化面前统统现出原形。用“刀刃向内”的方式,逼着各级政府部门转换观念、优化机制、迎接挑战。
BIM不也是一样的道理?如果只有模型的数字化,没有管理的数字化,就算设计图纸实现了BIM,施工、监理、业主各方都还信赖于层层汇总报表,工程管理流程还停留在“做材料”中,再好看的BIM也不过是诸多洋气的大屏:样子是好看的,外观是热闹的,用处是没有的。
深圳交通的BIM会走到什么深度,最关键,还得看他们能把管理机制和管理流程改革到什么深度,拭目以待。
【关键词:5G交通新基建】
这玩意儿没啥毛病,就是建的时候费钱,用的时候费电,还有就是暂时派不上什么用场。
不过5G及各种交通新基建都是一样的问题,现在这个时候,建和用就是脱节的,建了未必用得上,建了也未必有人用,这是事实。
但没办法,交通这种基础设施,向来就是要求适当超前,再加上5G现在所关系到的国际环境,也就能明白了。
而目前能想到的未来的应用方向,车路协同也好,智能网联汽车也好,都离不开高速的网络环境。
所以,5G,想得通要干,想不通也得干,或许,在干的过程中就想通了呢。
【关键词:全市信号灯“一张网”】
从物理上来说,只要有钱,信号灯一张网当然不是问题,有问题的是调控一张网。这个时候,理论上来说,可以用机器接管信号灯,比如智能信号灯之类的。然后再用智能摄像头之类的东西监测路网的实时动态,然后根据路网动态来调控所有的信号灯,匹配出一个最完美的配时方案,搞定。各地的大脑走的不就这个路线么?然后交通拥堵依旧。
【关键词:经济杠杆调节道路使用、提高核心区小汽车使用成本】
经济杠杆和使用成本,翻译成路人能听懂的话,不就是“要钱”么?能把这两字说得这么清新脱俗倒也是难得。收什么钱呢?要么停车费,要么拥堵费,不知道会不会面对舆论的疾风,拭目以待。
【关键词:智能网联汽车】
总算有人提到了智能网联汽车,这一溜试点任务看下来,车路协同提了不少,而车路协同中,看来看去只有路没有车,好像有了智能的路,智能的车就会自动从天上掉下来似的。
不过想想也对,毕竟是交通主导的东西,手伸不进智能汽车制造领域也是正常。交通能做的、擅长做的、应该做好,本来就是路。毕竟,你在搞交通强国的时候,有人在搞汽车强国呢。
按照各地的预期目标,再三五年下来,建设也好、改造也好,要搞出那么多满足车路协同的路。可要是没有车路协同的车,就跟有了5G网络,却没有5G手机,或者有了5G手机,却没有5G应用的尴尬有什么区别?
而智能网联技术,深圳本来就有相当的优势,汽车制造有比亚迪、解决方案有华为、开源平台有腾讯,都是国内的头部玩家。甚至我觉得,如果深圳的智能网联汽车中玩不出什么彩头的话,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也差不多好洗洗睡了。
03、雄安的大小
雄安的目标很大——智能出行城市,大到了几乎没有参照物的地步。好在这个目标是一个没有标准定义的新名词,这样一来,似乎又有了充分的腾挪余地。
雄安这个试点任务,妙就妙在了大与小的统一。似乎是可望不可及的大目标,分解后的各项小任务,却都是被验证过的新业态。也就是说,只要化整为零,把这些新业态都落实到一定的规模,这个智能出行城市也差不多能名副其实了。
【关键词:智能出行城市】
这么大的目标,可不是一般地区能喊出来的,当然雄安就不是个一般地区。当别的地区和城市都是背着历史包袱做规划的时候,雄安却是白手起家,这也是最大的优势,可以放心大胆的干。
换最新的理念、用最新的技术、上最新的装备,这是雄安的独特优势,别的地方想学也学不来,就当看个热闹吧。
【关键词:共享化智能运载工具、定制化公共交通】
共享化运载工具不稀奇,传统的出租车、后来的网约车,都是共享化的运载工具。
智能运载工具也不稀奇,各个试点地区的任务中频频提到的自动驾驶汽车,就是智能运载工具。
但合起来的共享化智能运载工具,最容易想到的,不就是无人驾驶出租车么?显然,这方面雄安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,美国的凤凰城,国内的长沙、上海几个城市,都已经开玩了。
但放在交通强国的框架下,正儿八经地列入试点任务去推进应用,而且是以雄安这样的格局、以智能出行城市这样的目标,去推这个事情,这事就不简单。后面的定制化公共交通系统,也是一样的道理。
【关键词:交叉口通行权智能分配】
交叉口通行权分配,交警天天都在做着,特勤车辆、特种车辆的一路绿灯,不要太熟练。可能有问题的是“智能”,部分城市在做的大脑之类也有类似的内容,只是不知道最近为什么又不吆喝了。
【关键词:市场化出行信息服务运行机制】
这个提法很好啊,2020年类,又不是几年前,有些地方也不知道钻了什么牛角尖,一定要搞所谓本地的、“统一”的出行服务平台。
明明市场上有更好的选择,明明政府不擅长搞这种服务,非得硬着头皮要去折腾,折腾了又折腾不好,没流量,用户全靠下任务,归根结底就一个字——“作”。
04、湖北的口号
【关键词:省级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、智慧公交体系、智慧地铁体系、智慧机场】
就是智慧、智慧、智慧的机械简单重复,再加上诸如“资源物联化、决策智慧化、安全预防化、管理可视化、运行协同化、服务个性化”之类的口号一喊,时间长了连自己都信了。
可是,到底什么样的公交、什么样的地铁、什么样的机场,才算是智慧?反正我没看出来。
05、广西的名词
【关键词:超大运输集团安全生产云监管】
这句话我来回读了十八遍才读明白,原来广西有一家牛逼的运输企业,就叫超大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,量身定做,厉害厉害。还要云监管,也不知道什么叫云监管?
【关键词:H3S全息三维实景大数据安全管理监控】
我在度娘里翻下一页翻得手指头都快断了,也没找见H3S到底是个什么东西,看来本届度娘不行啊。
还好后面有汉字——全息三维,不过,这玩意儿搞不好就是个电子三维模型,搁大屏上放大缩小、拖近拉远、转来转去,再标注些数字,好看蛮好看,热闹也挺热闹,至于能不能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,谁用谁知道吧。
关键词当然不是全部,但关键词却是一个很好的观察角度。有些关键词,明显就是放之天下而皆准的大路货,而有些关键词,却看得出来是下了大功夫精斟细酌的,带着深厚的地方基因,看起来就让人服气,不是么?
案例展示:一卡通移动支付SaaS云平台 一卡通移动支付平台提供含支付宝乘车码、支付宝付款码、微信付款码、云闪付付款码、交通部全国互联互通二维码、交通联合卡、银联双免、银联电子现金、手机pay、人脸识别等多元的支付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