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融软件的小编今天为大家来分享最新的一篇热点问题,这篇文章是一篇
软件开发资讯,那么文中有哪些精彩的信息呢,让我们进入正文吧!
近年各地政府部门频频“试水”移动互联网。据新京报报道,近两年北京至少有20多个政府部门推出官方APP。不过这些APP的下载量“冷热不均”,有的仅有几十次。此外,一些APP两年没有更新,成为实际应用中的“僵尸APP”。
今年两会上,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,“创新2.0”正在改变我们的生产、工作和生活方式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,政府推出各种APP联系社会、为民服务,是与时俱进的体现,也是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所系。不过从现实情况看,各地政府APP存在不少误区,或敷衍了事,或用力过猛,或方向错误。
与商业公司开发的APP相比,政府APP既有相同也有不同。相同之处在于都要遵循市场规律,将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。如APP本身要美观、易用、有用,同时要尽量登陆更多的软件市场、下载平台,便于用户下载安装。同时,移动互联网的变化日新月异,政府APP不能“一推”了事,客服、更新、维护、升级……这一系列问题都要想在前面。毕竟,普通用户要的是实用,不会因为你是政府APP就高看一眼。
政府APP的不同之处也有很多,其中喜忧参半。由于掌握了城市气象、交通、市民信息等资源与渠道,其有无可比拟的权威优势与便利性,如果找准定位,在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并不难。如南京去年推出的官方APP“我的南京”,集公积金、社保信息查询、水电气缴费、预约挂号等便民功能于一体,一上线就受到广泛关注,有望成为南京市民的“标配”。
不过,政府APP的劣势同样明显。在对市场的敏感度上,在大数据的挖掘利用上,在运营能力与创意上,政府APP差的不是一点半点。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,才能在APP开发上扬长避短,避免资源浪费。例如打车软件,连腾讯、阿里这些巨头都没有想过“赤膊上阵”参与竞争,而是选择与滴滴、快的合作。很多地方政府却力推自己的电召平台,实际效果呢?只能说“你懂的”。
政府APP最本质、也是最重要的特点,则是在市场因素之外,还要承担一份沉甸甸的民生责任。很多政府APP沦为中看不中用的政绩工程,正是相关部门忘了以民为本的初衷,只顾赶时髦,凑热闹。
另一方面,政府APP怎么搞是态度问题,也是方法问题。实际上绝大多数政府部门并没有开发运营APP的能力,都是与社会商业公司合作,双方如何建立一个畅通高效、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就非常重要。政府在提供资源、把控方向后,应最大程度激发商业公司的创新活力。千万不能外行领导内行、让长官意志左右产品研发与市场运营。当然,政府部门对公共资源的使用,也应设立规范,划定界限,以免损害到公民隐私和公众利益。
案例展示:
北斗位置服务平台 海融软件北斗位置服务平台按照交通部相关行业标准进行建设,通过集成图像视频处理技术、智能IC卡技术、GIS电子地图技术、大数据储存和分析技术,利用GPS/北斗卫星定位技术、4G/5G无线网络通信技术,通过车载终端实现对车辆的实时调度监控,有效加强对车辆运营及驾驶员的管理。海融自成立以来不断加大科技开发投入,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,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大大提升,先后获得“高新技术企业”、“双软企业”、“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”、“AAA级信用企业”、“国家科技型企业”、“郑州市科技雏鹰企业”、“河南省
智慧交通车联网平台工程研究中心”、“郑州市车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、“郑州市数据安全管控与敏捷应用工程研究中心”、“CMMI 5”、“ISO14001”、“ISO20000”、“ISO27001”、“OHSAS18001”、“ISO9001”管理体系认证等七十余项资质与荣誉,并取得各项软件著作权六十余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