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融软件的小编今天为大家来分享最新的一篇热点问题,这篇文章是一篇
软件开发资讯,那么文中有哪些精彩的信息呢,让我们进入正文吧!
最近刷微信朋友圈,很多人发现图片的呈现方式突然都变成了“电影宽屏模式”,还有电影胶片的色彩风格,图片下方配有电影字幕。
这是一款叫做“足记”的APP实现的。这款图片处理APP的现状用爆红来形容毫不为过,据说,它已经吸引了20多家投资机构排队上门。
去年年底上线后,“足记”一直悄无声息,可是最近它用了十天不到的时间,在App Store的排名从1000名开外蹿升到了第一名,用户规模已突破千万,堪称奇迹。喜欢把照片拍成电影样式的朋友说,生活中拍照是为了记录,而记录是为了回忆,人的回忆本来就是以电影化的形式一帧一帧呈现的,“足记”很好地抓住了用户心理。
虽然得到了大批粉丝和风投的追捧,但“足记”依旧如履薄冰。曾经的脸萌、魔漫相机都经历过“火一把就被遗忘”的境遇,如何活得长久已成为这类APP必须破解的难题。
美拍、Camara360等都加入“大片模式” 杭州本土APP“in”为何不跟风?
上海静安区的创客中心,一个20多平方米的隔间,放了五六张桌子,九个人的团队就在这里。“足记”,就诞生在这个隔间。
爆红后,这个团队变得更加忙碌。
从功能上而言,大片模式的技术实现难度不大。美拍、Camara360等图片处理类应用在看到“足记”的大片玩法后,都迅速上线了类似的功能模块。其中,Camara360甚至允许用户通过内嵌在微信中的H5模块,在不需要下载应用的情况下直接制作出“大片”。
而杭州本地的图片处理APP—“in”,却不考虑跟风去做类电影的图片分享形式。很多女孩子每天在in上晒自拍、美食和美景外,还会就某一热门话题进行讨论。2014年6月6日,“in”上线,第一个月用户达100万,第6个月突破1000万用户,8个月2000万用户,近日这个数字已经突破了2400万,"in"的月留存度有50%以上,每天使用超过10分钟。就目前来看,“in”的生命力是持久的。
“in”是杭州九言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。联合创始人清水说:“目前图片社交类的移动产品有上百个,证明了这个领域良好的发展趋势。在中国,一个趋势型的产品想要在竞争红海里脱颖而出,用户粘性是最重要的因素。从用户需求出发版本迭代,才能活得长久。”
不想过早尝试商业化
只要用户足够多 不愁不赚钱
没有盈利模式是大批图片处理类APP都面临的现实问题,而他们似乎都不担心。清水说:“我们团队本身有女装导购的电商基因,现在已有一些消费类品牌找我们做活动,进行线上线下结合的推广,但我们不想过早尝试商业化。因为在用户数没有达到上亿之前,这样做会损害用户体验。我们离钱很近,但我们并不心急,目前还是把重心放在扩大用户规模上。只要有大量用户,商业想象空间巨大。”
浙商创投CEO李先文认同清水的做法。他说:“不能以赚不赚钱来衡量互联网项目的优劣,用户数量才是核心重要指标。图片类APP以图片为切入点,利用微信作社交传播,直观、有趣、较显性,达到了病毒式传播的效果,迅速汇集一批用户。但这类项目也是有风险的,风头过后玩的人少了,很可能昙花一现。”
李先文建议,工具型APP都要向平台型APP转型,流量要存在自己的APP里才是王道,而不是帮微信带流量。
“in”跟“足记”不同的是,“in”就是平台型的产品,流量都是自身的,用户都在“in”里面玩,粘性很高。于是这款APP成为了一个生态圈,就能形成商业模式。李先文说,流量只要足够大,边际成本就趋于0,不愁不赚钱。
海融软件技术人员团队规模:目前在职技术人员300余名,其中
软件开发技术人员占比65%,测试人员占比25%,售后及运维人员占比的10%,人才供给充足,并且具备各类开发语言、项目模式的承接经验,在所覆盖的行业及应用中具备成熟的解决方案和实施交付能力。主营业务:计算机软件开发、技术转让、技术咨询、技术服务;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;货物进出口、技术进出口。案例展示:
智慧公交调度平台 海融智慧公交整体解决方案通过GPS/北斗卫星定位技术、4G/5G无线网络通信技术、GIS地理信息技术、以及大数据储存等多种技术融合,全面推动城市、农村公共交通管理现代化、安全监管规范化、运营调度智能化、决策支持科学化、信息服务一体化,从而提高公共交通运输企业服务管理水平,提升公共交通吸引力,让公众出行更便捷安全、绿色环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