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很多人都用过“滴滴打车”这款软件,可是你见过“滴滴打人”吗?4月17日有媒体报道,一款名为“滴滴打人”的APP出现在安卓手机系统应用平台上。在常用的360手机助手、豌豆荚等应用平台都能搜索到这款软件。记者打开淘宝手机助手,搜索“滴滴打人”,果然发现了这款APP。
(据4月19日《北京青年报》)
所谓的“滴滴打人”,本来只是国内知名网络脱口秀《暴走大事件》脑残广告环节的恶搞产物,并不实际存在,但恶搞却成了真。记者通过搜索,发现“滴滴打人”软件在苹果App商店里,只是一款手机游戏,而在360手机助手、豌豆荚、小米应用商店等安卓系统应用平台,是可以下单的应用软件。该软件的应用描述中这样写道:“只要您拿起手机登录滴滴打人,我们会自动帮您联系附近的打手……我们的打手队伍能力全面,他们就在您附近,职业多样,广罗万象,有健身教练、资深小混混、在逃通缉犯等”。
据报道,通过下载该软件,还真能搜索到附近的“打手”,有人发布任务后没多久,就有“打手”接单,有打手称已通过软件接过单,“打架收费是200-500元,此价格保证将人打伤进医院,还可视伤情加价,打得越严重,收费越高。”看来“滴滴打人”已由恶搞变成了现实。时下人们热衷于恶搞,似乎什么都可以变得无厘头,在一些人道德法治观念本来淡薄的情况下,“滴滴打人”此类软件更是稀释了固有的道德和法律敬畏,有可能诱发其滑向违法犯罪的境地。
网络时代,人与人之间的联络变得相当便捷,这种打人软件,完全可能由恶搞变得失控,成为滋生违法犯罪的温床。截至4月17日下午6时30分,在淘宝手机助手上,这款软件已经被下载了37.4万次。虽然下载的人中,很大一部分都只是当成游戏去玩,但难免会有少数人怀有好奇的心理,或是正好遇到了什么怄火的事,刚好看到有打人软件,花点钱就能摆平自己看不顺眼的人,或许会让不少人蠢蠢欲动,却不知道自己做的是违法犯罪的事情。
像这款打人软件,研发之初虽是为了恶搞,是一款游戏软件,实则是迎合了部分网友的暴力冲动,容易诱人犯罪,容易成为提供犯罪交易的平台,由线上演化到线下,潜藏着不少安全隐患。相关部门应该介入调查,不能任由恶搞软件成为社会安全的破坏者,成了违法犯罪行为的挑唆者。
海融软件技术人员团队规模:目前在职技术人员300余名,其中软件开发技术人员占比65%,测试人员占比25%,售后及运维人员占比的10%,人才供给充足,并且具备各类开发语言、项目模式的承接经验,在所覆盖的行业及应用中具备成熟的解决方案和实施交付能力。主营业务:计算机软件开发、技术转让、技术咨询、技术服务;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;货物进出口、技术进出口。










获取报价
销售热线
返回顶部
在线咨询
一键拨打